六是评标环节“不见面”。自2017年在全区率先推行工程建设项目“远程异地评标”以来,到目前在鄂尔多斯市范围内已实现异地评标常态化,跨盟市、跨省区远程异地评标正稳步推进。2022年与全国62家公共资源交易机构签署《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战略协议》,进一步扩大远程异地评标合作范围。2022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工程建设跨省区评标数5个,跨盟市评标数53个,市旗区间评标数463个,远程异地评标率达到64.95%。
七是合同订立“不见面”。2022年4月开发合同在线签订功能,招标人与中标单位可在线确认合同信息,完成合同签订、管理、归档,全程公开透明,广泛接受公众监督。2022年公开合同订立信息256条。
八是交易见证“不见面”。2021年7月启用电子见证系统,做到“数字见证,物理隔离”,实现交易过程信息全面记录、动态留痕,减少人员接触,防范人为干扰评标,有效促进公平竞争。
九是异议投诉“不见面”。2021年8月启用在线异议、投诉模块,市场主体可在线提出异议、投诉,相关部门在线受理,及时回应和解决热点、难点问题,丰富市场主体“零跑腿”成果。
十是招标监管“不见面”。2017年启用电子监管系统,逐步实现对进场交易项目全程实时在线监管。2022年配合自治区推行全区监管“一张网”,健全完善电子监管平台,推动招投标监管工作更加科学化、精准化、智慧化。
十个“不见面”的推广,在制度规范层面上,使交易流程更加科学高效,交易活动更加规范有序,服务供给更加充分,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。在社会认识层面上,市场主体获得感进一步增强,社会公众信心进一步提振。让交易在阳光下运行,真正体现了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“暖城阳光交易”品牌的成色越擦越亮。